针灸学
2022年12月12日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拔罐等各种刺灸方法,遵循针灸治疗原则,探讨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法、临床治疗、实验针灸等内容。 针灸学以传统经络腧穴理论、针刺、艾灸、拔罐等各种针灸技法及其防治疾病规律为核心内涵。针灸学的外延就是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和生物医学方法,验证阐明针灸作用效应和机制,扩大针灸防治疾病的范围,研发新设备,实现知识创新,提高学术水平,促进针灸国际化推广,推进中医药整体发展。 一、学科建设发展状况 我校针灸学科学科始建于1957年,京城名家杨医亚、南派名医“金针”蒋伯鸾、北派针灸大家高季培等名师荟萃,江苏省中医学校宋学濡等优秀师资汇聚学科,组建了针灸教研组,开办针灸师资班,呈现出“南北和合、共襄岐黄”盛况。1986年设立针灸系;1989年招收本科专业;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2年针灸学科成为与石家庄市中医院联合建设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随着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成立针灸推拿学院;2015年经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河北省刺灸法效应特异性重点研究室”,同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河北省针灸推拿康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针灸推拿学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针灸学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局共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202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依托本学科创建了“河北省中医针灸优势病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了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新的跨越;2022年6月,针灸推拿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历任学科带头人有高季培、高玉瑃、康锁彬、葛建军、贾春生。 二、学科带头人及学科团队简介 现任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佘延芬教授,双医学博士学位(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省局共建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田淑霄教授经验继承人,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针灸优势病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针灸推拿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燕赵针灸流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奥地利国家非牛顿式中医针灸研究项目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主编新世纪和“十三五”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刮痧疗法》,参编教材3部,主编学术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发明耳穴刺络针专利1项。 目前本学科拥有贾春生教授、佘延芬教授、孙东云教授、李进龙教授等一批优秀专家队伍。学科团队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博士14人,硕士3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享受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基础)人才1人;多人在国家及省级学会担任理事、副会长、主任委员等职,是一个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富有朝气的研究团队。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取得的业绩 围绕针灸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突出了燕赵针灸流派学术特色,通过持续探索和实践,确立了五个主要研究方向:(1)刺灸法效应特异性理论的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2)经络腧穴反应和效应功能特异性及相关机制研究;(3)燕赵针灸学术特色研究;(4)点穴疗法刺激效应及优势病种的研究;(5)针灸干预亚健康状态及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学校恢复独立建制以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9项,总科研经费782.9万元;发表论文21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出版医学著作23部,其中主编15部;获得省厅级科研奖励12项,其中省部级奖励4项。 本学科成立窦汉卿学术思想研究院,组建河北省针灸学会燕赵针灸流派专业委员会,创建“燕赵针经论坛”,出版燕赵针灸学术系列专著,传承创新了燕赵针灸特色。 近年来,学科团队与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新西兰中医针灸学院等国际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并聘请美国张萍教授、加拿大吴滨江教授、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为客座教授,学科影响力逐年提升。在学校党委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学科团队决心抓住机遇,凝心聚力,为创立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河北中医药大学 冀ICP备案13018366号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杏苑路3号 邮政编码:05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