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
2023年03月04日
河北省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学科创建于1969年,是全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的院校之一。两次中、西医院校的合并,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和成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较强的学科优势。合校期间,1998年获批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中西医结合基础获批教育部重点学科,2005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9年中西医结合基础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2年中西医结合临床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设置后,2014年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中西医结合临床纳入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范畴,2018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中西医结合基础获批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重点学科。 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研究内容广泛、学历层次齐全的“一流学科”,在我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现有成员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3人,聘任国内外客座教授8人。 历经五十余年的积淀,学科已形成生殖调控障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慢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和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三个方向为全国性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学科依托平台包括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及国家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生殖疾病协同创新中心。近5年共承担课题235项,其中国家级26项(含国家重点课题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SCI收录160篇;已转化专利2项;出版学术著作58部;制订标准26项。近5年学科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国内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7人次,国内学术会议268人次,选派优秀的教师、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交流5人次,扩大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中西医结合师资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方面等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学科率先在全国实施中西医结合“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学模式,2020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中西医结合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中西医结合创新高地、中西医临床医学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优秀教学团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中西医结合内、妇、诊断学基础省一流本科课程。4次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3次主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教材主编杜惠兰教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司秋菊、丁英钧等8人为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已成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教育、科研、医疗中心和示范基地。 |
|
河北中医药大学 冀ICP备案13018366号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杏苑路3号 邮政编码:050200 |